|
|
訂閱社區雜志 |
廣東省力推LED照明等三大產業發展 |
(時間:2016-5-19 11:08:15) |
為促進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加快廣東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體系建設,2011年以來,省質監局聯合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廳,按照“建成廣東先進標準體系,提升產業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工作目標,在全國率先發布高端新型電子信息、電動汽車和LED照明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體系規劃與路線圖(以下簡稱“路線圖”),通過標準體系建設實現產業質量提升。 5月18日,記者從由省質監局、省發改委、省經信委、省科技廳聯合舉辦的新聞發布會獲悉,截至目前,我省已批準發布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急需建立的省地方標準188項,其中高端新型電子信息48項、電動汽車74項、LED照明66項;發布聯盟標準124項,其中高端新型電子信息20項、電動汽車69項、LED照明35項,有效解決重點領域標準缺失難題,將核心專利技術及時轉化為標準。 先進標準規范產業全鏈條建設動態標桿體系倒逼產業質量提升 三大產業標準路線圖針對我省產業急需標準制修訂的現狀,進行戰略規劃,著力提升標準層次,將一批地方標準上升為國家標準、國際標準。截至目前,我省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產業建立了涵蓋物聯網、云計算等13個子領域的標準體系指南和標準信息庫,立項109項地方標準和25項聯盟標準,提出7項國家標準立項,1項地方標準上升為國際標準。與此同時,我省還建立了成員單位達120多家的產業標準技術聯盟。 在LED照明產業路線圖方面,我省充分發揮成員單位達134家的“廣東省LED照明標準技術聯盟”作用,搭建“廣東省LED照明產業標準化公共平臺”,發布地方標準66項,在全國率先引入并形成LED產品標準化認證體系,倒逼全產業企業提升生產制造能力和質量控制水平。2013年以來,我省多地在采購招標LED照明產品時將有無采用LED標桿體系作為招標準入條件之一,促進企業對標看齊、爭做標桿。LED路燈及光源控制器的不合格發現率由2010年的56%降為2015年的21.2%。 針對LED技術高速發展,產品技術路線尚未統一,標準化和質量評測手段滯后于技術發展和市場應用等情況,我省創造性地研究并實施“LED照明產品評價標桿體系”,對產品質量進行動態評價,突破LED照明產品評價技術障礙,為全面推廣LED照明產品提供了科學的產品準入方法。 質量提升帶來的深遠影響直接體現在出口額快速增長上,我省LED產品出口額由2013年的688.04億元增長至1250億元,約占全國出口總額的42%。 力推節能標準體系建設探索實現“三同步”填補產業空白標準 注重運用標準化手段,幫助企業及時將自主創新成果轉化為技術標準,實現科研成果與標準化“三同步”,即科研與標準研究同步、科技成果轉化與標準制定同步、科研產業化與標準實施同步,是標準路線圖的重要內容。 我省多家企業研發多層高密度高頻印制電路板的關鍵制作技術和特殊性測試的核心技術并申請專利,同時研制《多層高密度高頻印制電路板通用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DB44/T 1681—2015)等相關地方標準,將科技成果轉化為標準,成功實現“三同步”,拉動產業朝高端方向發展。 在電動汽車領域,我省已成為國內首個三相交流快速充電方案應用的區域。廣東電動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揮“官、產、學、研”優勢,將電動汽車整車、零部件、充電設施生產企業,科研機構和檢測認證機構等成員單位緊密聯系,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將新技術、新專利及時轉化成標準予以全面推廣應用,實現電動汽車三相交流充電專利技術成果轉化。 通過標準化建設,推進產業綠色制造,是標準路線圖的重要目標。“綠色”發展理念是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產業的特色之一。目前,我省在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產業路線圖13個子項目中,均已規劃節能類地方標準,如在云計算領域,云計算標準的研制,不僅使云服務信息安全、服務質量及可信性做到有標可依,同時為云服務企業改造或建設能耗低的、綠色環保的云計算數據中心提供技術支撐。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