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擔心空壓機節能補貼政策難以見效。9月上旬新華網發布新聞稱,將高效節能空壓機等四類工業品、單元式空調等兩類消費品加入節能補貼目錄,并新增140億元中央財政補貼額度。我們認為,政策出臺的時間點早于我們的預期,補貼力度將達到產品銷售單價的5%-10%,政策的出臺短期有助于拉動行業的替換性需求,中長期有利于行業結構調整,龍頭公司開山股份將明顯受益。
而投資者的擔心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1、2009年的空調消費刺激政策(包括節能補貼政策、家電下鄉、以舊換新)使小企業死灰復燃,行業競爭環境惡化,空壓機行業是否會重蹈覆轍?2、2009年推出節能空調補貼政策以來,行業內虛標、騙補的現象屢次出現,節能空壓機補貼政策是否會導致相同后果?、2012年的新節能家電補貼政策至今尚未見效,節能空壓機補貼政策能否見效?2009年的家電消費刺激政策效果需從正反兩方面來看。正面效果有兩點:1、空調行業告別了2004-2008年的低速增長,2009年開始實現高速增長;2、龍頭企業擺脫了2008年市場份額下降的窘境,2009年開始市場份額重新大幅上升(中怡康數據)。負面效果也有兩點:1、行業的高速增長使得中小企業獲得喘息之機,銷量擺脫負增長,重新回到增長軌道;2、行業內虛標、騙補的現象多次見諸報端。總的來說,空調消費刺激政策對拉動行業需求有極大的正面作用,我們可以對此次的節能空壓機補貼政策持更加樂觀的態度。
2009年的政策缺陷導致亂象發生,空壓機行業有望避免此等亂象。2009年的節能空調補貼政策有三個缺陷:1、銷售限價制約了行業升級;2、節能產品備案制滋生了行業亂象;3、售后審核權力下放地方縱容了行業亂象。在吸取2009年經驗的基礎上,2012年的新節能空調補貼政策已將以上三個缺陷彌補。我們可以合理推測,即將出臺的節能空壓機補貼細則很大程度上將借鑒節能空調補貼政策的經驗。
空壓機的產品特性、行業競爭格局有利于節能產品推廣。2012年的節能空調補貼力度弱于2009年,而且空調的消費品屬性導致消費者更關注產品質量、品牌知名度等因素,忽視了能效指標,同時空調行業的龍頭企業對推廣節能高效產品持中性態度(成本——收益分析不劃算)也制約了節能補貼政策見效。而空壓機具有很強的工業品屬性,節能空壓機的節能效果能夠給用戶強烈的沖擊,龍頭企業對于推廣節能產品具有很強的積極性(成本——收益分析很劃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