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政務】江蘇省常州市檢驗檢疫局助天合光能首次出口埃及 |
(時間:2013-10-9 9:25:59) |
3天,只剩3天。如果3天內拿不到證書,天合光能開拓非洲市場的首戰將宣告失敗,這個國內光伏行業的“龍頭老大”將再度陷入危機。 2011年,歐美“雙反”政策的出臺,將天合光能推到風口浪尖,短短一年,企業出口額從20.5億美元跌至10.6億美元。“寒冬”的不期而至,讓企業上下人心惶惶。然而,失去歐美市場的天合光能并未放棄重生的機會,他們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幾度波折,幾經求索,終于在德國慕尼黑展會上看到了新的曙光——首次獲得來自埃及的訂單。此次訂單量雖然不大,但卻是天合光能打開非洲能源市場的第一把鑰匙,是破曉的關鍵一舉。 然而事情并沒有預料中那么簡單,由于首次出口埃及,天合光能對檢驗流程一無所知,報檢時才知道中國出口埃及的工業產品必須實施出口產品裝運前檢驗,檢驗內容不僅包括實物檢驗、檢測,還包括產品核價和監裝等工作,檢驗檢疫機構還需出具《裝運前檢驗證書》,貨物才能順利通關。這個流程通常需要一周時間,而此時距離信用證上的交貨時間只剩3天。 “如果3天內發不了貨,不但要承擔巨額賠償,開辟非洲市場之路也將變得異常艱難。”天合光能關務部經理錢佳萍心急如焚。 就在企業上下焦急萬分之時,江蘇常州檢驗檢疫局機電處處長李一行人來到了天合光能。“請放心,我們知道這個訂單對你們的重要性,保證3天內讓你們放心發貨。”李擲地有聲的承諾,讓忐忑不安的錢佳萍看到了希望。 為了讓這批太陽能電池組件趕上“最后一班車”,常州局為天合光能量身打造“一企一策”的服務舉措,開通綠色通道、簡化報檢流程、“白加黑”全天候服務,所有優惠政策全數奉上。由于輸非產品的檢驗較為復雜,從產品質量、數量、安全到衛生、環保等項目都要一一檢驗,按照正常工作時間,根本完成不了。 “3天3夜不睡覺也要為天合光能開綠燈。”常州局局長朱建明發出“戰前動員”。 為了節約時間,機電處兵分三路,質量組、核價組、監裝組,三組人馬連續運轉,確保沒有時間空檔。9月的常州持續高溫,白天驕陽似火,夜晚悶熱不已,而這些沒有難倒檢驗人員。60多歲的老檢驗員陸宏主動要求參與此次檢驗。他說:“在崗一天就要干好一天,不要因為我年紀大就減輕工作量,現在還能為企業出點力是我的榮幸。” 正是憑著這股“舍我其誰”的勁頭,9月11日,這批太陽能電池組件順利迎來監裝裝箱的一天。然而,好事多磨,由于高速堵車,集裝箱車久久不到。看著等了3個小時的陸宏,錢佳萍心中有些愧疚。 “要不我們等明天?”錢佳萍問。 “不行,晚一天,你們承擔的風險就多一分,再晚今天也要做完!”陸宏堅定地回答。 伴著夜色,集裝箱車姍姍來遲,憑借豐富的監裝經驗,陸宏保質保量地完成監裝工作。3天,只有3天,常州局用真心的服務創造了奇跡,21時,滿載常州局優質服務和天合光能未來希望的太陽能電池組件順利踏上了輸埃的破曉之旅……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