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5日至7月6日,中國石油“加油體驗”第四季活動走進中國石油錦州石化(以下簡稱“錦州石化”),感受這座有著70多年歷史的煉廠魅力。 錦州石化始建于1938年5月,是由偽滿政府及日本三井株式會社合資成立的“滿洲合成燃料株式會社錦州工場”。1945年12月,國民黨將其改名為“經濟部錦州合成燃料廠”。1948年10月錦州解放。工人響應黨的號召,修復重建了當時全世界唯一的煤制油工廠。1951年2月10日午夜,生產出新中國第一滴煤制油。 目前,錦州石化一次加工能力950萬噸/年,二次加工能力650萬噸/年。現有員工19030人(全民8041人、集體3258人、離退休7731人)。現有主要生產裝置40套,固定資產凈額48億元,年營業收入360億元以上。2015年上繳稅費82億元,位列遼寧省納稅百強企業排行榜第4名。 進入2000年,在國內煉廠紛紛朝著“大型化、基地化”的方向發展時。錦州石化沒有盲目跟從,簡單追求產能的增長和突破,而是從適應國民經濟全面發展和對清潔能源更高要求的角度出發,走上了一條“吃粗糧、產精品,全力打造精品煉廠”的發展道路。 不管是2007年首產歐Ⅳ汽油,還是2012年投產采用法國先進技術工藝生產加氫京Ⅴ汽油,錦州石化都走在國內石油煉化企業的前面。記者了解到,2007年錦州石化生產歐Ⅳ汽油保供北京奧運時,當時的國家標準相當于歐Ⅲ。 錦州石化還通過與院企合作,用新技術提升傳統產業,開發出一系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形成了自己的傳統優勢,不僅擁有亞洲最大的異丙醇裝置,還是我國添加劑的重要生產基地之一。 作為國內老牌石化企業,錦州石化始終走節能降耗、低碳發展之路,推進質量升級,奉獻清潔能源。按照國家油品質量升級路線圖和中石油的部署,在中石油率先完成國Ⅳ、國Ⅴ汽柴油質量升級。投入22.6億元,引進100萬噸/年催化汽油加氫脫硫裝置、280萬噸/年柴油加氫改質裝置、10萬噸/年MTBE裝置、5萬標立制氫裝置。同時實施“三增一減” 策略,徹底消滅90#汽油,增產97#汽油、-35#柴油等高附加值產品 ,高標號汽油比例達到100%。在奉獻清潔能源的同時,錦州石化近五年先后投入環保資金8.9億元,實施的19個環保建設項目減排效果顯著。 “十三五”是石化企業新的發展起點,面對國際油價波動等因素帶來的挑戰,錦州石化有關責任人表示,將抓住發展機遇,堅持穩健發展的總方針,以質量效益為中心,以安全環保為重點,穩生產、調結構、精管理,適應新常態,深化企業內部改革,創新企業發展新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