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電機】永濟電機 金融危機下逆市增長 |
(時間:2009/3/12 9:33:29) |
2008年,發端于美國的金融危機讓諸多企業陷入低迷,但永濟電機公司(以下簡稱“永濟電機”)卻上演了一出逆勢上漲的好戲。 作為我國最大的機車車輛牽引電傳動裝置設計制造基地,公司的利潤在2008年增長217%,銷售收入也在近兩年時間里實現了150%的增長。
“我認為,依靠掌握核心技術,并把鐵路高速動車、大功率機車及風力發電產品這些國家大力扶持的高新科技產品和綠色朝陽產業,作為公司發展的主導方向,是我們的取勝之道。”永濟電機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徐印平自信地說。
苦練內功,增強核心競爭力
其實,當金融風暴從華爾街一路刮向全球各個角落時,永濟電機公司也感受到了“寒意”。“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公司除鐵路以外市場增速放緩,特別是國際市場產品陸續出現訂單取消或延遲,不過影響有限。”徐印平說。
在徐印平看來,公司能在此輪金融危機中獨善其身,是因為公司的發展并不是一味靠擴大規模,而是憑借正確的戰略定位、差異化戰略,及技術含量高的產品來實現。
據介紹,公司定位為科技型企業。2008年,公司科研費用投入成倍增長,工藝裝備未來幾年投入也將達到10個億。一直以來,公司對于引進先進技術的目標,并不是追求單純的制造國產化,而是要打造技術含量高,與國際知名企業產品質量接軌,再創新的國產化。
2008年,鐵路市場之所以成為公司銷售收入中增長最快的市場,主要得益于技術引進項目的消化吸收。同時,公司還構建起電機、變流裝置和電傳動系統三大技術平臺,形成了機座加工、線圈繞制、電機沖片、軸類加工等10大先進技術裝備機群,并具備年產各類電機10000臺、變流裝置1000臺套的制造能力。
此外,對核心技術的掌握和提高也是企業重視科技創新的另一表現。2008年,公司自主研發的200公里/時客運電力機車,創造了交流傳動客運機車單軸輸出功率1600千瓦的國內記錄;自主研發的風電變頻器,順利通過地面滿功率聯調試驗,現已掛網試運行于風場;油田產品實現了從陸地石油鉆井系列電機研制向海洋鉆井平臺電機組研制的跨越,完成了中油海等31種海洋鉆井平臺電機組研制;完成了國家科技支撐項目100%低地板輕軌車異步牽引電動機研制。
據統計,2008年,公司共完成各類新產品試制105項。而截至2008年,公司共申請專利313項,累計授權專利183項,并入選全國企事業知識產權示范創建單位。 政策導向核心技術敞開發展空間
“2009年,永濟電機更是瞄準了鐵路建設這道大餐,力圖憑借其核心技術迎得市場先機,鞏固其在電傳動領域的領先優勢。”公司黨委書記王勇智認為。
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國務院出臺4萬億元的擴大內需措施,而批復的鐵路建設投資額達2萬億元,國家把原定2020年我國鐵路營運里程達到10萬公里增加到12萬公里。因此,我國機車車輛將進入更新換代的高峰,大量的動車組、大功率機車、其它新型機車車輛和一些檢測維修設備投入運用。
據了解, 2008年底,全國鐵路配屬動車組為181列, 到2012年還要購制800列動車組投入運營,購置費用將達到千億元;大功率貨運機車成為發展的方向,到2012年新型大功率機車購制將達到8000臺,繁忙干線和主在煤運通道全面實現大功率交流傳動機車牽引,每年采購的機車費用更是以百億元計算。
面對這一廣闊的市場前景,永濟電機公司先后引進阿爾斯通、西門子等5家世界知名企業電傳動先進技術,經過多年消化吸收再創新和集成創新,著力攻克和掌握核心關鍵技術,搭建起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電傳動系統設計和制造平臺。
目前,永濟電機產品覆蓋了我國鐵路正在運營的200公里、300公里3種型號動車組,大功率和諧2型、和諧3型機車裝配永濟電機產品達到344臺,共占我國鐵路機車70%的市場份額。
除了鐵路項目的投入,永濟電機還制定了向風電、油田等其它電傳動領域延伸的計劃。公司的風電產品得到了國家政策和資金的大力扶持,先后列入國家經貿委2002年技術創新項目、國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關項目,承擔了的“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適應復雜工況的大功率風力發電機產業化項目”,2兆瓦雙饋風力異步發電機及控制系統和變頻器研制項目,并列入山西省科技項目。
目前,公司已經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風力發電機生產廠家,產品含蓋600千瓦、750千瓦、800千瓦、1兆瓦、1.5兆瓦、2兆瓦風機,基本滿足了我國風電設備制造企業的需求。
徐印平對公司的發展充滿希望,“目前,公司確定了3年戰略規劃,實現2011年銷售收入在2008年基礎上再翻一番的目標。”據介紹,2009年,永濟電機提出了外拓鐵路、風電、電力電子裝置等8大市場,搭建包括整機技術在內的電機、變流裝置、系統集成4個技術平臺的計劃。(申軍平)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